首页 关于焦点注册 业务范围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
独家解密: 毛主席一生四位妻子, 巧合“春夏秋冬”四美的故事
发布日期:2024-08-25 05:31    点击次数:112

毛主席一生共有四位妻子。

年少时期,毛主席承受着来自家族和世俗的压力,被迫与妻子罗氏有了一段姻缘。

离开家乡、投身革命后,毛主席先后结识杨开慧、贺子珍等三人,也因此有了三段截然不同的婚姻经历。

回首往昔,这四位出现在毛主席生命中的女子,似乎在人生经历与状态方面,恰恰巧合了“春夏秋冬”四季。

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,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

初春的人生萌芽

提及毛主席的第一位配偶,世人常常想到的是杨开慧。

但殊不知,在杨开慧之前,毛泽东与另一名女子还有过一段姻缘,虽然是被迫的。

从名义上讲,毛主席的首任妻子应为韶山老乡——罗一姑。

1907年,毛泽东14岁。

这一年,一位18岁的韶山姑娘走进毛家大门,成了毛泽东未过门的媳妇。

这份婚姻,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的产物。

20世纪初期,旧式婚姻习俗仍然充斥在中国每一个角落,韶山和彼时的毛家就是典型代表。

韶山地形封闭,这让当地人获得了稳定发展的生存空间,同时也让这里的人们保持着很多古老的习俗,有良俗也有恶俗。

毛主席年少时期的婚配,就是恶俗未除的一大体现。

彼时,韶山当地的婚姻观,仍然将婚礼视作人道的起始,娶妻的最大目的就是传宗接代、承前启后。

这一观念,将血脉的延续视作婚姻的根本要义,它完全忽略了心理与情感在婚姻中的地位。

毛氏家族,尤其将后人的婚姻大事和礼仪看的郑重其事。

因此早在毛泽东十余岁的时候,家里就为他安排了未来的婚事,对方是毛家的远方亲戚——罗家长女罗一姑。

从关系上看,罗家祖母是毛泽东祖父的堂姐妹。

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,对这位表侄女十分喜爱,因此很早便向罗家提出结为姻亲的请求。

毛、罗两家本就有一层亲戚关系,罗家子嗣与毛顺生也多有往来。

再加上两家存在生意交织,罗家的经济地位与毛顺生相当,两家都在努力务农经商,试图摆脱家境的艰难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毛、罗两家顺理成章将毛泽东与罗一姑撮合到一起。

然而,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,注定是一场悲剧。

更何况,两个孩子此前从来不相识更不相知,彼此年龄还形成倒差。

罗一姑已经进入青年,毛泽东还处于懵懂少年阶段。

所以哪怕罗一姑早早的住进了毛家,两人在彼此走近时都形同陌路,甚至形成敌意。

毛泽东辍学在家的三年中,有两年都与罗一姑生活在同一屋檐下。

他的年龄也从14岁成长到了17岁。

这两年,两人在长辈的安排下,一直处于“订婚”而未成婚的状态,他们并没有正式举办婚礼。

彼时中国的社会,很多女子都过着这样的生活。

她们十七八岁就到夫家生活,耐心等待着男方成年,然后正式成婚。

朝夕相处下,很多人都会渐渐习惯彼此,感情也会早早磨合稳固,从而遵循家族的安排,成年后进入夫妻生活。

但对于生性要强、独立的毛泽东而言,这样的婚姻生活是绝对无法接受的。

他有太多的书要读,有太多的事情要做,哪里会愿意这么早被世俗婚姻绑架。

尤其是毛泽东接触到新时代进步思想后,愈发生出了对旧式婚姻恶俗的厌恶和排斥。

毛泽东在婚姻大事上的反抗,应验了岳父杨昌济对他“异材”的评语。

他虽然从普普通通的乡间和无数少年中走来,但少年对恶俗的深恶痛绝,和对封建腐朽决不妥协的决心,昭示着毛泽东未来势必走出一条有别于普通人的道路。

毛泽东坚决不听从父母的婚姻安排。

哪怕过了16岁,到了世俗认为可以成婚的年纪,在毛顺生已经张罗成婚的情况下,毛泽东都没有妥协。

他最终选择了外出求学,为自己、为祖国追寻理想中的社会和生活。

站在婚姻与人生经历的角度,罗一姑如同一阵春风,将毛泽东吹向了一段崭新的生命。

这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开端,却如同初春的柳树嫩芽一般,生机勃勃中带着些许的苦涩。

而在离开韶山后,毛泽东也很快迎来了自己真正爱恋的妻子——杨开慧。

夏日的炽烈

1914年,毛泽东告别家乡来到湖南第一师范读书。

在这里,有一位自幼饱读诗书、思想开明、才华横溢的女子,冥冥中正等着他。

此人就是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之女,杨开慧。

杨开慧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写字,思维敏捷、超凡脱俗。

早在与毛泽东相识前,杨昌济就给她看过毛的笔记。

短短1万多字,却涉猎古今中外名人故事、历史典籍,各代大家的思想与言论。

笔记誊写公正,对人对事看法深刻,有见解。

这让未曾谋面的杨开慧,早早对毛泽东生出了敬佩之情。

同时,杨开慧聪颖好学、上进明理的性格,也很让毛泽东喜欢。

两人之间互相钦佩、互有仰慕,这也印证了主席后来对婚姻观的理解:男女之间的相互倾慕,是婚恋的重要基础。

在长沙求学的那些日子,毛泽东常常与二三好友相聚在老师家中,共同谈论天下大事、指点江山,杨开慧也总喜欢加入。

一开始,对革命思想尚不了解的杨开慧,只是默默的聆听、悄悄的思考。

后来,她开始提出一些问题和间接,也时时发表自己的评论。

毛泽东对热心参与讨论的杨开慧很是关心,常常细致的与她讲授革命道理,深入浅出的引导她思考革命问题。

在毛泽东的带领下,杨开慧思想越来越进步,并很成为新时代革命青年一份子。

与此同时,共同的兴趣爱好、相同的革命志向,也在吸引着青年男女火热的心肠,逐步向对方靠近。

1918年,杨昌济受邀赴京教学,举家迁入北京,毛泽东则被恩师推荐到北大图书馆工作。

这让毛泽东得以再次与杨开慧相伴在一起,也直接促成了二人的婚姻。

在北京相处的那些日子里,两人一起阅读革命书刊、参加社会实践,在对革命事业的共同理解和追寻中,两颗心越靠越近。

故宫、香山、北海等地,都留下了两人爱情的足迹。

心灵上的相交,让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无论怎样波澜起伏,不管经历何种风风雨雨,两人都一直保持着心灵的高度默契与融合。

1920年1月,杨昌济病逝,毛泽东二人都回到了长沙。

当时的毛泽东,已经是新一代革命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,身边不乏一些追求者。

听闻有其他人追求毛泽东,向来要强的杨开慧虽有心急,但并未做出任何争取。

在她的婚恋观中,自己不接受人家的被动爱,爱情的权柄应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而毛泽东也很让杨开慧放心,以一首《虞美人》揭开了二人心灵上的最后一层面纱。

从此,两人愈发亲密无间、心灵相伴。

1920年冬天,这段炽烈的爱情终于收获了结果,两人结为眷侣。

没有媒妁之言,没有拜天地,甚至没有一场正式的婚礼,杨开慧直接搬入毛泽东的宿舍,就此宣告二人修成正果。

这段炙热的感情,融化了寒冬的冰雪,驱散了天地间的酷寒。

在杨开慧的陪同下,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也如同夏日的鸣蝉,开始发出洪亮的啼鸣。

但遗憾的是,毛泽东领导革命离开长沙后,坚守在此的杨开慧却陷入了敌人的牢笼。

在监狱中,杨开慧宁死不屈,最终英勇就义。

获悉爱妻罹难,毛泽东久久无法走出,日夜痛惜感伤。

而贺子珍的出现,帮助他渐渐走出了婚姻的阴影,也陪同他开启了革命经历的又一阶段。

秋冬的丰硕与坎坷

秋收起义后,毛泽东率领红军队伍奔赴井冈山。

刚刚来到这方红色革命根据地,,毛泽东便结识了当地的革命女将贺子珍。

毛泽东年长贺子珍16岁,他学识渊博、胆略过人。

贺子珍被毛工作中优异的革命气质所吸引,逐步从同志式的敬爱之情,上升到个人内心的由衷爱慕。

而毛泽东对贺子珍也有很好的印象。

工作雷厉风行、年轻能干、待人和气,身上有股子侠客般的豪情。

对于初来乍到、刚刚失去爱妻的毛泽东而言,一位志同道合伴侣的到来,不光对他的工作有所助力,更能疗愈心理上的伤痛。

1928年,毛泽东与贺子珍结为连理。

结婚初期,他们的婚姻状况十分和谐,也共同走过了中国革命一系列的政治风云。

在这个过程中,贺子珍始终坚定站在毛泽东一边,不光充当着毛泽东的助手,也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。

生活上。

红军七大会议期间,毛泽东患上疟疾,暂时退居二线养病。

贺子珍便一直守护在毛泽东身边,陪他到上杭养病。

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,贺子珍常常到附近的村子里找医生,到很偏僻的城镇找老中医要偏方。

工作上。

贺子珍态度非常积极,她和毛泽东一起深入群众,进行农村调查。

为了提高自身文化水平,更好的帮助毛泽东,她还前往上杭的师范学校学习了半年。

回来后,她不仅负责前委文件的保管工作,还主动收集各种情报,协助毛泽东展开宣传工作。

而到了长征时期,夫妻俩迎来一段艰难岁月——长征。

长征开始前,贺子珍怀上了身孕,但只能以超强的毅力坚持。

转移途中,她拒绝了组织的特殊照顾,还承担着照顾伤员的任务。

在这期间,毛泽东要集中精力领导红军,很多时候两人不能生活在一起。

但毛泽东很关心妻子的安危,还派出了自己的警卫员贴身保护。

然而遵义会议后,贺子珍还是因为产后得不到修养,身体落下了病根。

后来转移途中遇到敌军轰炸,夫妻俩还差点阴阳两隔。

队伍达到贵州盘县时,国民党轰炸机来袭,贺子珍为掩护伤员撤退,不顾安危挡在了伤员面前,结果自己头部、四肢、上半身共中弹17处。

毛泽东获悉消息后,立刻将自己的担架派过去,要求绝对不能将贺子珍留在百姓家里。

当地一没医生、二没药品,后方还有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。

留下养伤,只有死路一条。

次日,毛泽东赶到贺子珍的宿营地。

望着躺在担架上奄奄一息的贺子珍,毛泽东流下了滚滚热泪。

贺子珍虽然保住了性命,可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。

纵观长征时期,毛泽东与贺子珍同风雨、共患难,在战火中不断加深了同志、战友、夫妻情。

双方在各自的记忆中,都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烙印。

如同金秋丰收时节,彼此都收获了工作与感情上的成长。

然而到了延安时期,随着身体上的伤痛不断袭来,多个子女夭折,身心遭遇重大创伤的贺子珍远走苏联治病,两人的婚姻也迎来裂痕。

最终,夫妻俩分道扬镳,这段婚姻也就此匆匆结束,留下无尽的哀伤与可惜。

与贺子珍分开后,毛泽东也迎来了自己最后一段婚姻。

然而伴随着两人婚姻生活而来的,是连绵的抗战、解放战争,毛主席的主要精力都在革命工作上,鲜有时间顾及感情。

再加上一系列复杂原因,毛主席的最后一段婚姻,并没能收获与杨开慧、贺子珍在一起时的幸福。

如果用一年四季形容毛主席与最后一位妻子的婚姻,酷寒的冬日,毫无疑问是两人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。

参考资料

[1]影响毛泽东一生的6个女人:最爱杨开慧,江青成包袱.中国共产党新闻网.2009-05-27



Powered by 焦点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